English

蠢人的阴谋

2007-09-07 11:54:00 来源:博览群书 朱伟一  我有话说

安然公司破产案对美国股市的打击,不亚于9.11突袭对美国的打击。两次打击都首先是心理上的。9.11之后,美国本土不再安全,哪怕是坐在自己家里,也会祸从天降。而安然破产之前,美国以老大自居,自以为其会计准则是世界上最好的,老子天下第一,看不起国际会计准则。而安然破产之后,美国上下承认,在美国会

计准则之下,也会出乱子,而且是出大乱子。

安然是旗舰型的企业,其鼎盛时是美国的第七大公司,2001年进入破产,冲击波很大,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而失业,员工损失20亿美元的退休金,600亿美元的市值烟飞灰灭。安然的余波至今未了,直到2007年6月18日,还有一位安然的高官被判了徒刑。

安然破产是件大事,各种评叙和专著很多,其中《蠢人的阴谋》(Conspiracy of Fools)算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。作者库尔德・艾肯沃尔德(Kurt Eichenwald)是美国著名记者之一,主要从事财经报道,为纽约时报撰稿已有十五年的时间。《蠢人的阴谋》2005年在Broadway Books出版后,好评如潮。

这本书很长,英文版不算索引还有679页,不过因为有悬念,对话很多,读起来并不吃力。《蠢人的阴谋》解剖了安然这只造假的麻雀,但同一经验是可以从正反方面吸取教训的,学习安然的经验,可以预防造假;也可以学会更狡猾的造假。

一、三个坏头头

从《蠢人的阴谋》的内容看,安然的兴衰是因人而起,而且第一把手最重要。长期以来,安然的第一把手是肯尼思・雷(Kenneth Lay),任董事会主席,并兼任过首席执行官。此人五短身材,其貌不扬,但却是一位公关大师,早年混迹政府中,深受政客欢迎。老布什当总统时他把老布什搞定,克林顿当总统时他把克林顿搞定,小布什当总统时他又把小布什给搞定了。

雷有点像过去上海滩的闻人杜月笙,很会“做人”,能摆平方方面面的关系。但雷在用人方面的问题很大,首席财务官他就用错了安德鲁-法斯托(Andrew Fastow)。此人擅长造假,最后把安然送进了深渊。或许造假就是雷所授意或放任的,但法斯托最后也骗过了雷,监守自盗,骗去安然不少钱财。

杰夫瑞・斯基林(Jeffrey Skilling)坐安然的第二把交椅,任首席执行官。斯基林哈佛商学院毕业,倒也不是见了领导就点头哈腰的人。他是位开拓性的干部,但是胆太大,什么都敢干。按书中的介绍,斯基林并不飞扬跋扈,有的时候甚至是好好先生。可惜他过于自信,过于跃进,只问结果,不问过程,最后酿成大祸。而且他也是用人失察,过于相信法斯托。法斯托明明是个隐藏在公司内部的大盗,但斯基林却对他赞不绝口,说他“聪明,朝气蓬勃,勇于创新。”

安然出事之前斯基林就已经辞职了。他本该想办法溜之大吉,移居瑞士(美国与瑞士没有引渡条约),在那里安度天年。但当安然深陷困境的时候,斯基林自己提出要重返公司,挽狂澜于既倒。雷倒是愿意考虑,但斯基林从前的手下一致反对,此事最后作罢。斯基林被告到法庭之后,还以此作为辩护理由,说是如果自己真要是一意造假,不惜搞垮公司,那么公司危难之际,他如何会要求重返公司,自投罗网呢?斯基林举动确实不可思议,甚至可以说有些愚蠢。当然,这里不是说斯基林的智商不高,而是说他的判断有误,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,结果作茧自缚。

三个坏头头都比较自私就不用说了,今天这个世界上又有谁不自私呢?但《蠢人的阴谋》给人的印象是,真正的小人似乎只有一个,就是法斯托。法斯托在公司内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,谁不听话就给谁小鞋穿。迫于其淫威,公司内部的人即便是看出他在做手脚,也是敢怒不敢言。

法斯托爬到安然首席财务官的位置,靠的是什么呢?按这本书的说法,法斯托“对会计一窍不通,对司库一窍不通。”那他到底懂什么呢?他有绝活,特别擅长于制造账外债务。“账外债务”(off-balance-sheet-debt)是不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,可以是贷款、债务或股票。这样一来,公司的利润就可以虚高。美国的会计规则允许一些债务在表外,但法斯托走得太远,经常是直接造假。

法斯托的绝活还有通晓中文。看看,美国股市枭雄也学习中文。不知道法斯托懂中文与账目造假之间有什么关系。很可惜,书的作者在这方面没有进一步开展探讨,否则可能在文化比较研究方面有新发现。

“多行不义,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”安然的三个坏头头最后都受到了惩罚,尽管他们曾经身居高位,而且雷还有很深的人脉。打老虎还是打苍蝇,古今中外都是难题。遇到股市有大灾的时候,美国还是要打老虎的。安然事发之后,为了平息民愤,政府要揪出罪魁祸首。这时法斯托又反戈一击,充当政府的证人,在法庭上一口咬定,他账面造假是受雷和斯基林的指使。法斯托揭发过去的领导,并不是真的幡然悔悟,而是想通过立功争取从宽处罚。最后居然也让他得逞了。斯基林被判24年徒刑。雷被定有罪之后,连惊带吓,还没有等到法官量刑,便吓死在家中。法斯托倒好,因为反戈一击有功,只判了六年。如此结局,正义得到伸张了吗?恐怕很难说。正义永远是相对的,妥协无处不在。

法斯托是个品行很坏的人,欺上瞒下,贪得无厌。但事发之后,他转弯很快,不仅站出来与老领导划清界线,而且出庭作证,指控当初对他恩重如山的两位老领导。小人真坏,可小人总能投领导所好,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舒服。而且不用小人有些坏事就得领导亲自出马去干,风险很大。只是身为公司领导,在使用小人的时候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以免养虎遗患。

二、还要警惕创新

凡有人鼓吹创新,凡有人说他们找到了治国平天下的法宝,我们都要睁大眼睛,都要问一个为什么。安然就是一个例子。安然鼎盛之时,打的就是创新旗号。安然的宽带部自称推出了革命性的软件和网络。但后来宽带部的领导肯尼思在被告席上承认,他们的宣传完全是骗人的鬼话,所谓创新,主要是账面作假,其伎俩包括:哄抬股价、虚假销售、资产价值虚高,对会计师隐瞒情况。

寅吃卯粮是安然的手段之一。偷梁换柱,将贷款变为利润是安然的又一手法。安然曾向城市银行借了近一亿美元用于购买国债,然后转手将国债卖掉,所得资金算作公司利润。其实质是用现金购买一时的利润。投资者一般只看公司的赢利多,就高兴的不得了。殊不知利润是可以造假的。安然的部分高管疯狂叫嚣,数字是要“美化”的。每年年底,公司内都像是进行灭火大演习,临时制造一些交易,把账面做的漂亮些。到最后图穷匕首见,就该赤裸裸地欺诈了。

公司并购也有很大的造假余地。比如,如果收购公司花费一千万美元,但被收购的公司已签定的合同会造成一百万美元的损失,那么收购价就不是一千万美元,而是一千一百万美元了。反之亦然,如果被收购公司可立刻得到利润,那么收购价也就应该相应减少。安然就是利用这些差异编造利润。

创新与浪费也经常是结伴而行。创新要钱啊,创新需要大量投入,这就给人可乘之机。一些大肆鼓吹创新的公司,同时也在大肆铺张浪费。安然的情况正是这样。真正在创新的公司,大多是在埋头苦干,不会把时间或精力放在空洞的造势方面。那些声嘶力竭地叫喊要创新的公司或人,往往都是另有所图或在痴人说梦。我们不妨看看身边的公司,看看所谓的创新公司是不是在那里争相挥霍,看看那些老大们是不是出有车,食有鱼。

三、安然造假的大气候

《蠢人的阴谋》还介绍了安然丑闻的大环境。别的不说,证券交易委员会(“证交会”)的监管就很不到位,甚至可以说是在姑息养奸。当时的证交会主席是阿瑟・莱维特。此人以中小投资者的代言人自居,大力鼓吹保护中、小投资者的利益,还首创什么投资者教育。但实际上他和手下明明知道一些上市公司的人正在编造财务报表,但就是按兵不动,不肯派人去查。莱维特这样的人很具有欺骗性,不少中小投资者上当受骗,以为他真的是要安良除暴,其实不然,比如在认股权或认股权证方面,证交会就向公司老大们妥协。认股权是否计入公司成本,曾经是一个争论的焦点。证交会主张将认股权计入公司成本,遭到了公司高管坚决反对,因为认股权计入成本,便会减少公司的利润,公司股票也会随之下跌。公司高管找到国会议员对莱维特施压。莱维特最后服软,指示金融会计委员会放弃抗争。

莱维特本应该抗争到底,他最多是丢掉证交会主席的职位,再说他还可以辞职,如果在认股权的问题上他以辞职抗争,是能对投资者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的。可是他没有,只在事后承认自己说了违心的话,做了违心的事。

证交会对会计事务所的监管也很不得力。对公司的造假行为,许多会计事务所都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,生怕丢掉业务。安然是安达信最大的客户,仅2001年,向安达信所付费用便高达四千九百万美元,其中三千五百万美元是咨询费。莱维特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提出会计事务所应该将业务分开,不能同时为同一家公司提供审计和咨询。为此,莱维特邀请五大会计事务所的老大到证交会恳谈,但老大们不买账,让他到纽约来谈。莱维特只能屈尊到会计事务所登门求教,力求避免两败俱伤的争斗。会计老大们对莱维特很不客气,对于有关业务分开的建议,一家会计事务所的头头表示:“你要是这样做的话,我们还不如关门。”安达信则直接威胁莱维特:“如果你执意这样做,那就是证交会与会计界开战。”

最后,莱维特与五大会计事务所达成协议:非审计业务会计所可以继续做,只要披露就行,提供咨询服务的会计所可以继续为同一家公司做做审计,只要其业务量不超过该家公司会计业务总量的40%。美国的富人虽然表面上没有中国的富人那么张扬,但其实势力很大,书中所披露的内情,让外人看了很是惊奇。

会计事务所如此嚣张固然可恶,莱维特的指导思想也有错误。书中提到,莱维特认为,“会计师是公共利益的捍卫者。”会计事务所是赢利单位,怎么可能无私奉献呢?怎么可能是公共利益的捍卫者呢?如果股市有公共利益的捍卫者,也应该是莱维特和他所领导的证交会。身为监管机构的领导,不肯与坏人坏事做坚决的斗争,反要会计事务所冲锋在前,岂不是本末倒置?晕啊!

四、毒不过券商

安然的老大与华尔街的券商老大以及商业银行的老大们穿一条裤子,沆瀣一气,狼狈为奸。难怪有人说,真正的黑手是那些大券商。安然事发之后,投资者起诉美林等几家券商,为其300亿美元的损失索赔。

实际上,这仍然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。即便公司老大长袖善舞,如果没有监管机构的纵容,如果没有券商老大的配合或教唆,也是孤掌难鸣,其阴谋难以得逞。

安然在造假方面就与券商一同炮制了许多东西。安然做能源买卖,有几驳船的石油。安然找到美林,达成口头协议,让美林买下这批货,但六个月内安然将以原价购回,作为回报,美林可以拿到货款的22%作为佣金。这就是造假,这就是欺诈。美林内部虽有反对意见,但最后还是抗不住利益的诱惑,做了这笔肮脏的交易。在忽悠股票方面,美林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安然的帮凶。美林的一位分析师比较诚实,推荐股票时没有推荐安然,而是推荐了另一家公司的股票,事后证明他是推荐对了。而且他也并没有说安然不好,不过说安然的股票“中性”,没有推荐而已。安然就非要报复,在增发新股时将老客户美林排除在外,理由是那位分析师对安然的第一把手雷不甚恭敬。美林的高级主管亲自打电话给雷,表示歉意。分析师喊冤,说是他从来没有对雷表示过不敬。不过这时候不会有谁听他的申辩了。他被迫从美林辞职,但拿到了40万美元的封口费。一周之后,美林如愿以偿地成为安然增股发行的承销商。据《蠢人的阴谋》披露,通过这笔肮脏的交易,美林可以拿到四千万美元至五千万美元的承销费。

无独有偶,券商索罗门公司的分析师对安然的股票也曾经很低调。于是安然有投行业务的时候,法斯托便将索罗门公司拒之门外,而且还明确表示,对投行业务没有意见,就是对分析师有意见。索罗门公司很快辞退了这位分析师,另外安排了一位由安然推荐的分析师来跟踪安然的业绩,安然的评分也随之攀高。此后,券商中再没有人敢对安然不服,“华尔街这回知道厉害了。质疑安然就会丢掉业务。质疑安然就会丢掉工作。”

《蠢人的阴谋》写作手法主要是白描,作者尽量给人中立的印象,但字里行间透出了他的爱憎。总的来说,作者对券商的批判是比较含蓄的,但专门代理投资者的律师比尔・莱拉彻(Bill Lerach)就比较敢说。在他看来,安然造假后面的策划者就是那些大券商、大银行。想想也是啊,券商旗下人才济济,高手如林,如何看不出法斯托的诡计?如何会上法斯托的贼船?

股市是资本主义中的资本主义,而券商又是商人中的商人。美国券商出手都比较狠,手软的人做不来。在股市这个地方,钱是第一重要的,只要有了钱,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,只要有了钱,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可以做。但这些大券商到中国推销自己的时候却吹嘘:“我们一向重视诚信。”他们的话可信吗?

五、成也媒体,败也媒体

在揭露安然造假的斗争中,美国媒体发挥了很大作用。《福斯特》很早便对安然的会计算法提出过挑战,可惜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。《福斯特》《财富》和《华尔街日报》都对安然的劣迹做过深度追踪报道,其作用远比证券监管机构的要大。安然的老大对媒体也比较害怕,《华尔街日报》的记者要写专题报道,斯基林不敢不去。

《华尔街日报》是一份为美国大资产阶级说话的报纸,为什么会率先敲响安然的丧钟呢?有两个原因。首先,狼群也有自相残杀的时候。狼群中有狼快要倒下去的时候,其他恶狼便会群起而攻,将其分而食之。“墙倒众人推”这句中国成语在美国也适用。更重要的是,美国的报道分为新闻报道与观点评述。观点与事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在观点方面,《华尔街日报》是偏向公司老大和金融老大的。即便在安然事发和美国股灾之后,《华尔街日报》仍然反对从制度方面对老大们严加限制。但在事实报道方面,《华尔街日报》还是比较客观的。

成也媒体,败也媒体。美国的财经杂志也曾追捧过安然和它的老大们。《财富》杂志曾经把安然评为全年度管理最佳的公司,斯基林的标准像也上了杂志。会计业的一家杂志曾经把法斯托评为十佳公司首席财务官。而当时法斯托正在安然内大肆造假,上下其手,忙的不亦乐乎。安然的公关做的很好,内部有套班子,专门负责与媒体联系。

六、立此存照备忘

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之后,许多好书问世,记录了这段历史。其中的经典之作是《大崩溃》(The Great Crash)。1980年代末,美国股灾之后,又有一本《贼巢》(Den of Thieves)问世,记录了股市大盗的行径。安然的垮台以及由此引起的震动,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美国股灾,而这回又有这本《蠢人的阴谋》立此存照备忘。

中国股市也历经了大起大落,想必也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。即便我们不愿意痛定思痛,即便我们不愿意开忆苦大会、吃忆苦饭,我们思甜的时候,能看看这类书也是件好事。美国是个疯狂的民族,至少股市方面经常很疯狂。中国经常也是个疯狂的民族,但中国更是个苦难的民族,而苦难加疯狂,那就更可悲。所以就更需要有文字立此存照备忘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